便携浊度检测仪在水质监测、污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,其测量准确性依赖于校准液的合理选择与规范使用。校准液作为校准仪器的核心物质,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。以下从校准液选择要点到使用操作规范,为您进行详细介绍。 一、校准液类型与选择依据 目前常用的浊度校准液主要有福尔马肼(Formazine)标准溶液和聚合物乳胶悬浮液。福尔马肼校准液是国际公认的浊度标准物质,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,适用于高精度检测需求;聚合物乳胶悬浮液成本较低,适合日常常规校准使用。 选择校准液时,需依据检测场景和仪器精度要求。若用于饮用水等对浊度要求严格的监测场景,应优先选择福尔马肼标准溶液,并确保其溯源性可至国家标准物质;若用于工业废水初步检测或日常巡检,可选用合适浓度的聚合物乳胶悬浮液。同时,校准液浓度应覆盖仪器测量范围,至少选择低、中、高三个浓度点,如 1 NTU、10 NTU、100 NTU ,以保证在全量程范围内校准仪器准确性。 二、校准液使用操作流程 使用前,需检查校准液的有效期和外观。若校准液出现浑浊、沉淀或变色现象,应立即停止使用,避免影响校准结果。将便携浊度检测仪开机预热 10 - 15 分钟,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。 进行零点校准,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为空白样品,将其注入仪器的比色皿或测量池中,确保无气泡残留,放入仪器测量槽,点击 “零点校准” 按钮,待仪器完成校准,消除背景干扰。接着进行量程校准,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使用校准液。取适量低浓度校准液注入干净的比色皿,擦拭比色皿外壁水渍和指纹,放入仪器测量槽,点击 “校准” 键,等待仪器自动识别并记录数据。按同样步骤依次校准中、高浓度校准液。校准完成后,使用已知浓度的验证样品(不在校准浓度点内)对仪器进行验证,若测量值与标准值误差在 ±5% 以内,表明校准成功;否则需重新检查校准液、操作步骤,再次校准。 三、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,应使用专用的移液器具取用校准液,避免交叉污染。每次使用后,及时用蒸馏水冲洗比色皿和测量池,防止残留校准液干涸附着,影响下次测量。校准液使用后应立即密封,存放于阴凉、避光处,防止光照、温度变化影响其稳定性。此外,定期对校准液进行核查,若发现同一瓶校准液多次使用后校准结果波动较大,需更换新的校准液。 正确选择和规范使用校准液,是保障便携浊度检测仪测量精准度的重要环节。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范,可有效提升仪器检测性能,为水质监测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