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余氯检测仪在饮用水安全、污水处理等领域承担着实时监测余氯浓度的重任,而零点校准作为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基础步骤,操作的规范性至关重要。不正确的零点校准会导致检测数据出现系统性偏差,影响水质安全判断与处理决策。以下将详细介绍在线余氯检测仪零点校准的正确流程与要点。 
一、校准前的充分准备 校准前,需确保仪器处于稳定运行状态,检查设备电源连接是否正常,避免校准过程中因断电中断操作。同时,准备好足量的无氯水,无氯水可通过蒸馏法制备,或使用经过强还原剂(如亚硫酸钠)还原并充分曝气除氯后的去离子水,其余氯含量应低于仪器检出限。此外,还需准备干净的容器、移液管等工具,防止引入杂质干扰校准结果。对于采用电极法的在线余氯检测仪,要检查电极的性能状态,若电极表面有污垢或老化迹象,需先进行清洁或更换,以保证校准的准确性。 二、规范校准操作步骤 首先,暂停仪器的自动测量功能,切换至校准模式。将无氯水缓慢注入仪器的测量池中,确保测量池完全充满,避免产生气泡,因为气泡会影响光的传输或电极与溶液的接触,导致测量误差。待无氯水在测量池中稳定后,点击仪器操作界面的 “零点校准” 按钮,仪器开始自动检测并记录无氯水的信号值。在这一过程中,需保持仪器及周围环境的稳定,避免振动、强光照射或温度剧烈变化。等待仪器完成校准程序,此时仪器会将当前测量的无氯水信号值设定为零点基准。 三、校准后的验证与确认 完成零点校准后,需对校准结果进行验证。再次取无氯水注入测量池,启动测量功能,观察仪器显示的余氯浓度值,理想状态下该值应接近零或处于仪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(通常误差不超过 ±0.01mg/L)。若测量值偏离较大,需重新检查无氯水的制备过程、测量池是否清洁,以及仪器校准参数设置是否正确,排除干扰因素后再次进行零点校准。此外,可连续多次测量无氯水,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,评估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,若标准差过大,也需重新校准。 四、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校准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无氯水和测量池内壁,防止手上的汗液、油脂等污染样品。每次校准后,及时用无氯水冲洗测量池和管路,清除残留的校准溶液,防止对后续测量产生影响。同时,定期记录校准数据,包括校准时间、校准值、验证结果等,建立校准档案,便于追溯和分析仪器的性能变化。若仪器长时间未使用或经过维修,在重新启用前必须进行零点校准,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。 正确进行在线余氯检测仪的零点校准,是获取准确余氯浓度数据的前提。通过充分的准备、规范的操作、严谨的验证和严格的注意事项把控,可有效提升校准质量,保障在线余氯检测仪稳定、精准运行,为水质安全监测筑牢数据基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