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式硫酸盐测定仪使用前的系统检查是保证检测精度的基础,需从仪器状态、试剂有效性、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四个维度开展,确保各环节符合检测要求。 一、仪器核心部件检查 首先需检查检测系统的完整性。光源模块需确认是否能正常点亮,观察光线是否稳定(无闪烁或明暗波动),若使用氙灯或钨灯,需核对累计使用时长,超过额定寿命(通常 2000 小时)需提前更换。单色器需验证波长准确性,通过标准滤光片校准(如 540nm 特征波长),确保偏差不超过 ±1nm,避免波长偏移导致吸光度测量误差。 比色系统检查需重点关注。比色皿需逐一检查是否有划痕、裂纹或污渍,内壁若有残留液痕需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,并用纯水冲洗后倒置晾干。比色池托盘需确认是否平稳,放置比色皿后是否有晃动,光路通道需用无尘布清理灰尘,防止遮挡光线。此外,需测试仪器调零功能,加入空白溶液后观察吸光度是否稳定在 0±0.002Abs,确保基线无漂移。 二、试剂与标准品检查 试剂有效性是检测的前提。显色剂(如铬酸钡、氯化钡)需核对保质期,观察外观是否有变质 —— 铬酸钡悬浊液若出现分层且无法摇匀,或氯化钡溶液浑浊,需立即更换新试剂。试剂储存条件需复查,如显色剂是否避光冷藏(2-8℃),是否因高温导致成分分解,配制好的试剂需标注配制日期,超过使用期限(通常 7 天)需重新配制。 标准溶液需确认浓度准确性。标准储备液需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,储存容器是否有泄漏,若出现结晶或沉淀需废弃重配。稀释用的中间液需核对配制记录,使用前摇匀,并用移液管抽取少量观察是否有杂质。同时需准备空白溶液(符合一级水标准),检测其电导率(需≤0.1μS/cm),避免空白污染导致基线偏高。 三、辅助设备与器具检查 前处理设备需功能正常。过滤装置的滤膜(0.45μm)需确认未过期,包装是否完好,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破损。移液管、容量瓶等计量器具需在检定有效期内,刻度线是否清晰,移液时是否有漏液现象,吸量管的橡胶吸球需检查气密性,避免因吸力不足导致取液量偏差。 搅拌与恒温设备需调试。磁力搅拌器需测试转速稳定性,搅拌子是否清洁(无附着物),恒温装置(如恒温水浴)需提前启动,确认温度能稳定在检测要求范围(通常 25±1℃),温度波动过大会影响沉淀反应完全度。 四、环境与操作条件检查 检测环境需符合基本要求。实验室光线需柔和(避免直射阳光),强光会干扰比色检测;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15-30℃,湿度不超过 75%,湿度过高可能导致仪器电路受潮,影响电子元件性能。同时需远离强电磁场(如离心机、高压设备),防止干扰仪器信号传输。 操作台面需整理干净,避免残留试剂污染样品,检测所需的记录表格、记号笔等需提前准备,确保检测过程连贯。若使用自动进样器,需检查进样针是否清洁、位置是否校准,避免取样时交叉污染。 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无异常后,需进行空白验证 —— 用空白溶液按检测流程操作,吸光度值需稳定且符合要求,方可开始正式样品检测。使用前检查需形成记录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,避免因设备或试剂问题导致检测数据失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