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镀废水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、氰化物及各类化学药剂,对在线ORP检测仪的腐蚀性与污染性极强,需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,从电极保护、防腐蚀设计、污染防控及系统稳定性四个维度构建防护体系,确保仪器长期可靠运行。 电极作为核心检测部件,需强化抗腐蚀与防污染防护。测量电极需采用耐腐材质,优先选择铂金镀层电极(厚度不低于 5μm),其抗重金属侵蚀能力优于常规材质;参比电极需配备双盐桥结构,外层盐桥填充惰性电解液,阻隔废水与内部参比溶液直接接触,避免氰化物、硫化物等破坏参比体系。电极表面需涂覆防污染涂层(如聚四氟乙烯改性涂层),减少重金属离子与有机物的吸附沉积,同时加装可拆卸式滤网(孔径 50-100μm),拦截大颗粒杂质与金属碎屑。 仪器本体需进行防腐蚀结构设计。外壳选用 316L 不锈钢或增强型工程塑料(如 PVDF),接缝处采用焊接密封而非螺栓连接,防止缝隙腐蚀。接线接口需采用双重防水防腐设计,内层为硅胶密封圈,外层加装聚四氟乙烯保护套,电缆线选用耐酸碱的屏蔽线缆(如氟塑料绝缘电缆),并在出线口涂抹防腐蚀密封胶。电路模块需进行三防处理(防潮湿、防霉菌、防盐雾),印刷电路板表面覆盖 conformal coating 防护膜,避免水汽与腐蚀性气体侵蚀电子元件。 采样与流通系统需建立污染防控机制。进样管路采用全氟材质(如 PTFE),内壁需光滑处理以减少挂壁现象,管径不小于 8mm 以降低堵塞风险。在电极流通池前端设置自动清洗装置,通过高压水流(压力 0.2-0.3MPa)与专用清洗剂(如稀硝酸溶液)定期冲洗,清洗频率根据废水污染程度设定(通常 1-2 小时 / 次),防止电极表面形成重金属结垢。流通池底部需设计倾斜排污口,确保清洗废液彻底排出,避免残留液体二次污染。 系统运行需适配电镀废水特性。配备温度补偿与抗干扰模块,当废水温度骤升(如高于 40℃)时自动启动散热装置,避免高温加速电极腐蚀;电路设计中增加电磁屏蔽层,抵御电镀车间高频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,确保信号稳定。设置异常保护机制,当检测到废水 pH 值超出电极耐受范围(通常 2-12)时,自动切断采样通路并切换至保护液循环模式,防止极端 pH 值损坏电极。 日常维护需配套防护工具。操作人员需使用耐酸碱手套与护目镜,维护时携带专用防腐蚀工具箱(含铂金电极专用清洁刷、防腐扳手)。电极校准前需用专用中和液预处理,去除表面残留的重金属离子,再进行常规校准操作。备用电极需浸泡在专用保存液中(添加缓蚀剂),存放于密封防腐容器内,避免与空气接触氧化。 防护设计需与电镀工艺特性匹配,针对含铬、含氰等不同类型废水微调防护参数,在保障防护效果的同时,避免过度防护增加设备成本与维护负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