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D五日生化测定仪基于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,通过测定五日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变化,计算生化需氧量(BOD5),其测定方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,确保微生物活性与反应条件稳定。 样品预处理是测定的基础环节。首先需调节水样 pH 值至 6.5-7.5,若水样酸性或碱性过强,需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,避免 pH 值异常抑制微生物活性。随后进行水样稀释,根据预估 BOD5 浓度选择合适稀释倍数 —— 若浓度未知,需设置 3-4 个稀释梯度,稀释水需提前经曝气充氧(溶解氧浓度≥8mg/L),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、硫酸镁等营养盐,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环境。稀释过程需缓慢搅拌,避免产生气泡,稀释后的水样溶解氧需保持在 7-8mg/L,若溶解氧不足需再次曝气补充。 培养测定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。将稀释后的水样分装至培养瓶,装满后溢出部分水样以排除瓶内空气,立即加盖密封,防止外界氧气进入。同时准备空白样(仅含稀释水),与水样同步处理。将培养瓶放入 BOD 测定仪的恒温培养箱,设置温度为 20℃±1℃,培养周期为 5 天。部分仪器采用压力传感法,通过监测培养瓶内压力变化(微生物耗氧导致压力下降)直接记录数据;传统容量法需在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水样溶解氧,培养前测定需在分装后 1 小时内完成,培养后需避免光照干扰,测定时轻缓操作防止瓶内氧气与外界交换。 数据计算需按标准公式执行。压力传感法仪器可自动计算 BOD5 值,无需手动干预;容量法需先计算水样与空白样的溶解氧差值,再扣除空白消耗,结合稀释倍数得出结果。计算公式为:BOD5(mg/L)=(水样培养前后溶解氧差值 - 空白差值)× 稀释倍数。若多个稀释梯度均有有效数据,需选择溶解氧消耗在 2mg/L 以上且剩余溶解氧≥1mg/L 的梯度计算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计算完成后需验证数据有效性,空白样 5 天溶解氧消耗应≤0.5mg/L,否则说明稀释水受污染,需重新测定。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微生物活性维护,若水样含杀菌剂等抑制物质,需加入驯化后的微生物菌种或延长驯化时间;若水样为工业废水,需提前进行预处理去除毒性物质。培养期间需确保仪器恒温系统稳定,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微生物代谢速率。通过规范执行预处理、培养及计算步骤,BOD 五日生化测定仪可准确反映水体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,为水质污染评估提供可靠依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