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携式氨氮快速测定仪因体积小、移动性强,常被用于现场应急检测,其维护需兼顾便携特性与检测精度,通过系统性保养确保在不同环境下的测量可靠性。以下从日常维护、部件保护、校准管理及存放规范四方面制定维护方案。 一、日常维护 每次使用后需立即清洁检测单元,用超纯水冲洗比色管或反应池,去除残留的显色剂与水样,避免有机物附着形成生物膜。光学检测窗口需用专用镜头纸擦拭,禁用酒精或有机溶剂,防止损伤光学涂层。仪器外壳可用微湿的软布擦拭,去除表面灰尘与污渍,注意避开接口与按键缝隙,防止液体渗入电路。对于带有进样泵的型号,每次检测结束后需用纯水冲洗管路 3 次,确保无试剂残留堵塞管路,影响下次进样精度。 二、部件保护 检测用的比色管需单独存放于专用盒中,避免与硬物碰撞导致光学面划伤,每次使用前检查是否有裂纹或划痕,损坏的比色管需及时更换。电极类部件(若配备)需特别保护,使用后用纯水冲洗敏感膜,吸干表面水分后套上保护帽,帽内可放置少量饱和氯化钾溶液保持湿润,但需避免溶液直接接触膜片。光源模块是精度关键,需防止剧烈震动导致光路偏移,每次使用前检查光源是否稳定发光,出现闪烁或亮度衰减时及时更换同型号灯泡,更换后需重新校准光路。 三、校准管理 建立 “使用前校准” 机制,每次现场检测前用 0.1mg/L 和 10mg/L 标准液进行两点校准,确保斜率偏差≤3%,校准后立即测量中间浓度质控样验证,偏差超 5% 需重新校准。校准用标准液需现配现用,未用完的溶液及时废弃,避免存放过久导致浓度变化。长期未使用(超过 1 个月)的仪器,首次启用时需进行全量程校准,覆盖常用检测范围,记录校准曲线参数并与历史数据对比,偏差过大时需排查仪器状态。 四、存放规范 日常存放需置于干燥通风的专用箱内,环境温度控制在 5-35℃,相对湿度≤70%,箱内可放置硅胶干燥剂,每月检查一次吸湿状态。电池维护需遵循 “浅充浅放” 原则,长期不用时保持电量在 40%-60%,每 3 个月补充充电一次,避免过度放电导致电池容量衰减。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原厂防震包装,固定好内部部件,避免颠簸导致电极松动或光路移位,运输后需检查仪器外观与开机状态,确认无异常再投入使用。 在高湿度环境使用后,需拆开仪器外壳(若结构允许),用冷风吹风机清除内部潮气,防止电路元件受潮短路。检测高浓度样品后,需立即用专用清洗剂冲洗检测系统,去除残留的高浓度氨氮对部件的腐蚀。定期检查仪器密封性能,接口处的密封圈若出现老化或裂纹需及时更换,防止野外使用时雨水或灰尘侵入。 通过上述维护措施,可使便携式氨氮快速测定仪的现场检测误差控制在 ±5% 以内,故障发生率降低 60% 以上,确保在应急监测、流动巡检等场景中持续提供可靠数据。维护过程需建立记录台账,详细记录清洁、校准、部件更换等信息,为设备状态评估提供依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