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线银监测仪通过特定试剂与银离子的化学反应实现浓度检测,日常维护需围绕 “部件防护、试剂保障、精度校准、异常排查” 构建清单,避免因维护疏漏导致检测偏差或设备故障,确保仪器持续稳定运行。 一、核心部件日常检查与清洁 检测单元维护:每日检查反应池内壁是否有银盐沉淀、试剂残留或污渍,若有需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洁净,必要时用软质海绵蘸取中性清洗剂轻轻擦拭,避免刮擦池壁影响光信号检测;检查光学检测窗口(如比色皿、光源发射器),若附着杂质需用无尘布蘸取酒精轻擦,确保透光性良好,无划痕或雾状污染。 试剂管路维护:每日检查试剂输送管路是否有弯折、堵塞或泄漏,观察管路内试剂流动是否顺畅;每周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 1-2 次,清除管内残留试剂,防止结晶堵塞;若发现管路老化、接口松动,需及时更换或紧固,避免试剂泄漏影响检测或造成环境污染。 进样与排废系统维护:每日检查进样口是否有悬浮物堵塞,可用去离子水反向冲洗;检查排废管路是否通畅,确保废液及时排出,无回流现象;每周清理进样过滤器,更换过滤棉(若为一次性),避免杂质进入反应系统干扰检测。 二、试剂管理与更换 试剂状态检查:每日查看试剂储罐液位,确保液位高于最低警戒值,不足时及时补充;检查试剂外观,若出现分层、变色、浑浊或沉淀,判定为失效,需立即更换;记录试剂批次、配制时间与有效期,确保使用在效期内的试剂。 试剂更换规范:更换试剂前需排空旧试剂储罐,用去离子水冲洗储罐 2-3 次,避免新旧试剂混合引发不良反应;添加新试剂时需使用专用器具,防止污染;更换后需手动触发 1 次试剂输送测试,确认管路内无气泡,试剂能正常到达反应池。 溶剂与辅助试剂维护:定期检查去离子水储备量,确保满足试剂配制与管路清洗需求;检查 pH 调节剂、掩蔽剂等辅助试剂的有效性,按与主试剂相同的标准进行状态核查与更换,避免因辅助试剂失效影响反应条件。 三、性能校准与验证 定期校准:每 1-2 周开展 1 次单点校准,选用与实际检测浓度接近的银标准溶液,校准前需将标准溶液与仪器工作温度平衡一致;每月开展 1 次两点校准,覆盖低、高浓度区间,修正仪器线性偏差;校准后记录校准数据,若偏差超出 ±5%,需重新排查试剂、管路后再次校准。 空白验证与加标回收:每日检测前进行空白试验,用去离子水模拟检测流程,确认空白值符合仪器要求,排除试剂或管路污染;每周开展 1 次加标回收试验,向实际水样中添加已知浓度的银标准溶液,计算回收率,若回收率不在 80%-120% 范围内,需分析原因并调整维护策略。 四、环境与设备状态管控 运行环境维护:保持仪器所处环境温度稳定(15-25℃),避免高温、低温或剧烈温差;每日清理仪器表面灰尘,检查散热风扇、温控组件是否正常工作;避免仪器暴露在强光直射或腐蚀性气体环境中,必要时加装遮阳或防护装置。 设备参数与数据检查:每日查看仪器运行参数(如搅拌转速、反应时间、检测波长)是否与设定值一致,若有异常及时调整;定期导出检测数据,对比历史数据趋势,若出现无规律漂移,需结合维护记录排查部件或试剂问题;检查数据存储与传输功能,确保数据不丢失、可追溯。 五、应急与记录管理 异常处理准备:备存常用备件(如管路、密封圈、过滤棉),出现部件损坏时能快速更换;制定应急处理流程,明确试剂泄漏、管路堵塞等突发情况的处置步骤,避免故障扩大。 维护记录归档:建立每日维护档案,详细记录部件检查情况、试剂更换信息、校准结果及异常处理过程;定期汇总维护数据,分析仪器运行规律,优化维护周期与措施,为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支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