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汞监测仪进样系统负责精准输送水样与试剂,是保障汞浓度检测准确性的核心环节。由于汞监测中水样可能含悬浮物、试剂多具腐蚀性,且汞易吸附在管路内壁,进样系统易出现堵塞、腐蚀或交叉污染,需围绕 “防堵塞、防腐蚀、防吸附、保精准” 原则制定维护措施,具体方法如下。 
首先是进样管路的日常清洁与防护。需每日检查管路通畅性,观察进样流速是否稳定,若出现流速下降或波动,需及时排查堵塞问题。清洁时需先关闭进样泵,断开管路与仪器的连接,用无汞水(经 0.22μm 滤膜过滤的去离子水)冲洗管路,去除内壁残留的水样与试剂;若管路内有悬浮物沉积,可采用低压气枪反向吹扫,或用专用管路清洁液(如稀硝酸溶液,浓度需符合仪器要求)浸泡 1-2 小时后冲洗,避免使用硬毛刷或尖锐工具刮擦管路,防止内壁破损导致汞吸附加剧。每周需检查管路材质状态,若发现管路老化、开裂或内壁出现明显划痕,需及时更换(优先选用聚四氟乙烯等耐腐、低吸附材质管路),更换后需用无汞水冲洗 3-5 次,确保无残留杂质。 其次是进样泵与泵体部件的维护。进样泵(多为蠕动泵或注射泵)是控制进样量的关键,需每周检查泵体运行状态:听辨泵运行时是否有异响,观察泵管(蠕动泵)是否有磨损、变形或漏液,若泵管老化导致弹性下降或出现裂纹,需按泵头型号更换专用泵管,更换后需校准泵流量精度(通过称量一定时间内的出水量验证),确保进样量偏差≤±2%。对于注射泵,需每月检查注射器密封圈是否老化、渗漏,若密封圈弹性减弱或出现腐蚀痕迹,需及时更换,并清洁注射器内壁,去除残留的试剂结晶或汞化合物,防止影响注射精度。同时,需定期清洁泵体外壳与散热孔,去除灰尘与试剂残留,避免高温环境导致泵体部件老化加速。 再者是进样阀门与过滤部件的维护。进样阀(如电磁阀、切换阀)易因杂质卡堵或密封圈老化失效,需每月拆解阀门进行清洁:用无汞水冲洗阀芯与阀腔,去除悬浮物或结晶,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破损、变形,若密封圈老化需更换同规格食品级密封圈,组装时需确保阀芯安装到位,避免阀门切换不彻底导致样品与试剂交叉污染。过滤部件(如进样口滤网、预过滤器)需每周拆卸清洁,用无汞水反向冲洗滤膜,去除截留的悬浮物与颗粒物,若滤膜堵塞严重或出现破损,需及时更换(滤膜孔径通常为 0.45μm,需符合仪器要求),更换后需检查过滤器密封性,防止未过滤水样直接进入进样系统导致堵塞。 然后是防汞吸附与腐蚀的专项维护。由于汞易吸附在金属或塑料表面,需每月对进样系统进行防吸附处理:用专用脱附液(如含还原剂的溶液,按仪器说明书配制)浸泡管路、阀门与泵体接触部件,去除内壁吸附的汞残留,浸泡后用无汞水彻底冲洗,避免脱附液影响后续检测。同时,需每季度检查进样系统金属部件(如接头、阀门阀芯)的腐蚀情况,若出现锈蚀或氧化痕迹,需用砂纸轻轻打磨后涂抹防腐蚀涂层(如特氟龙涂层),或直接更换为耐腐材质部件(如 316L 不锈钢、钛合金),防止腐蚀产物脱落污染水样或堵塞管路。 最后是定期校准与状态验证。每月需对进样系统进行流量校准,通过仪器自带的流量校准功能,或外接流量计测量进样流速,确保实际流速与设定值一致,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,需调整泵转速或更换老化部件。每季度进行进样精度验证:用已知浓度的汞标准溶液,通过进样系统注入检测模块,对比检测结果与标准浓度,若偏差>±3%,需排查进样系统是否存在泄漏、堵塞或吸附问题,修复后重新验证。同时,需记录每次维护与校准的信息,包括维护日期、部件更换情况、校准数据及偏差值,建立维护档案,为后续维护频率调整提供依据。 此外,维护过程中需做好个人防护,佩戴耐酸碱手套与护目镜,若接触汞试剂或污染部件,需及时用专用清洗剂清洗;维护后需将废弃的试剂、滤膜等按有害废弃物规范处理,避免汞污染环境。通过系统性维护,可有效延长在线汞监测仪进样系统的使用寿命,保障进样精准性与稳定性,为汞浓度检测提供可靠支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