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水中油检测仪的标定验证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核心环节,通过标准化操作建立仪器测量值与实际油分浓度的对应关系,同时验证标定结果的可靠性,以下是完整的标定验证流程。 一、标定前准备 需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油分标准溶液(如 0mg/L、5mg/L、10mg/L、20mg/L 的正十六烷 - 甲苯溶液),确认溶液在有效期内且储存无泄漏。准备专用玻璃器皿(250mL 容量瓶、移液管),使用前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24 小时,再用纯水冲洗至无残留,避免器皿污染影响标定。 仪器需提前开机预热 30 分钟,确保光源、检测器处于稳定状态。检查流通池是否清洁,若内壁有油污需用无水乙醇冲洗后晾干,同时确认管路连接紧密,无泄漏或气泡残留。准备标定记录表格,需记录标定时间、环境温度(控制在 20-25℃)、标准溶液浓度等基础信息。 二、仪器标定操作 按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标定。先将 0mg/L 标准溶液(空白)接入检测仪流通池,待仪器读数稳定(连续 3 分钟波动≤0.02mg/L)后,在操作界面点击 “零点标定”,仪器自动记录空白吸光度值。随后依次接入 5mg/L、10mg/L、20mg/L 标准溶液,每种浓度需循环冲洗管路 3 次(确保管路内溶液完全置换),待读数稳定后点击 “标定点校准”,仪器会自动生成校准曲线。 标定过程中需保持溶液流速稳定(按仪器说明书设定,通常为 1-2L/min),避免流速波动导致的读数偏差。每种浓度标定时需重复测量 3 次,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标定值,若单次测量偏差超过 5% 需重新测量,排除操作误差。 三、标定结果验证 标定完成后需用验证溶液检验准确性。选取与标定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(如 8mg/L、15mg/L),按相同流程接入仪器,记录测量值并计算相对误差(需≤±10%)。若误差超标,需检查标准溶液是否变质或管路是否污染,排除问题后重新标定。 进行重复性验证,对同一浓度标准溶液(如 10mg/L)连续测量 6 次,计算相对标准偏差(需≤5%),偏差过大说明仪器稳定性不足,需检查光源强度或流通池密封性。同时验证仪器响应时间,记录溶液切换后读数稳定所需时间,需符合说明书要求(通常≤2 分钟)。 四、标定后确认与记录 验证合格后,在仪器系统中保存标定曲线,生成标定报告(包含校准曲线方程、相关系数 R² 需≥0.999)。用纯水冲洗管路 5 分钟,待仪器显示值回归至 0mg/L 附近,确认标定后无残留污染。 将标定验证全过程记录归档,包括标准溶液信息、校准曲线参数、验证误差数据及操作人员签名。按仪器说明书设定下次标定周期(通常每 3 个月一次,若测量频繁或水质复杂需缩短至 1 个月),并在仪器中设置标定提醒功能。 标定验证过程中需避免标准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(防止挥发),操作时佩戴手套,禁止用手接触流通池内壁。若使用萃取法标定,需确保萃取剂与仪器检测原理匹配,避免因试剂不兼容导致标定失效。通过规范的标定验证,可确保仪器在炼油污水处理厂等场景中持续提供可靠数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