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1-5666-5555



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中数字蓝绿藻传感器的维护要点

时间:2025-07-02 16:22:15   访客:37

数字蓝绿藻传感器通过监测叶绿素 a 和藻蓝蛋白浓度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,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水华预警的及时性。针对藻类易附着、水体环境复杂的特点,需建立针对性维护体系,确保数据有效性。

一、光学系统清洁保养

传感器光学窗口易附着藻类和生物膜,每周需用专用清洁刷(刷头为柔软尼龙材质)沿顺时针方向轻刷 3 圈,去除表面附着物。对于顽固生物膜,可用 5% 柠檬酸溶液浸泡 10 分钟后冲洗,避免使用金属工具划伤光学镜片。在蓝藻爆发期(细胞浓度>10⁶个 / L),需每日清洁 1 次,清洁后用去离子水冲洗 3 次,防止残留药剂影响荧光检测。

自动清洁装置需定期检查:刮刷电机若出现异响或转动卡顿,需及时加注专用润滑油;清洁环磨损超过 0.5mm 时立即更换,确保与光学窗口贴合紧密。每次清洁后记录窗口状态,若出现划痕或透光率下降 15% 以上,需联系厂家更换光学组件。

二、校准与性能验证规范

每月需用标准叶绿素 a 溶液(10μg/L、50μg/L)进行两点校准,校准前将标准液置于 25℃恒温水浴中平衡 30 分钟,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的荧光强度偏差。校准过程需关闭环境光干扰,确保暗箱内操作,校准后相关系数 R² 需≥0.999。

每季度进行一次交叉验证:同时使用热乙醇萃取法测定水样中叶绿素 a 浓度,与传感器读数比对,相对误差需控制在 ±10% 以内。当传感器用于咸淡水交界区域时,需额外进行盐度补偿校准,每增加 5‰盐度梯度补充一个校准点。

三、安装环境适应性维护

传感器安装位置需避开强水流区域(流速>0.5m/s 会导致藻类细胞破碎),建议固定在水面下 30-50cm 处,同时加装防碰撞保护罩,避免船舶或漂浮物撞击。在富营养化严重的封闭水体中,需每周检查传感器外壳是否附着丝状藻类,发现后用软布蘸淡水擦拭干净。

温度骤变会影响荧光检测灵敏度,冬季需确保传感器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 5℃,可加装恒温套;夏季避免阳光直射,通过遮阳板将传感器表面温度控制在 40℃以下。长期监测时,每 3 个月检查一次电缆密封性能,在接口处涂抹防水硅脂,防止水汽渗入电路模块。

四、数据质量控制措施

建立数据异常筛查机制:当连续 3 次测量值波动超过 20% 时,立即检查传感器是否被藻类团块包裹,或是否进入蓝藻死亡分解期(此时需同步测量 pH 和溶解氧辅助判断)。每日采集 1 次现场水样,用实验室方法比对传感器数据,偏差超过 15% 时启动重新校准程序。

存储与传输系统需定期维护:每周导出传感器内部存储数据,与上位机数据比对,确保传输无丢包;每月格式化数据存储单元,避免碎片文件影响读取速度。对于采用无线传输的传感器,需每周检查信号强度(保持在 - 80dBm 以上),信号弱区域需加装信号增强器。

停用维护需特别注意:长期不用时(超过 15 天),需将传感器浸泡在含 0.1% 甲醛的蒸馏水中,防止残留藻类在光学窗口繁殖;重新启用前用去离子水冲洗 5 次,在标准藻液中浸泡 2 小时活化检测系统,确保初始读数稳定。

通过系统化维护,可使传感器在富营养化水体中保持 85% 以上的测量精度,为水华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水体类型(湖泊、河流、水库)调整维护频次,重点关注高温、高光照等易引发藻类爆发的季节,提前强化清洁和校准流程。



上一条: 数字COD传感器长期停用保养注意事项 下一条: 在线余氯检测仪长期停用保存与重启注意事项

点击排行

 
  • 水中的次氯酸钠对于水质COD的影响
  • 污水指标TOD、TOC、COD、BOD的了解
  • 悬浮物的排放标准
  • ph计的三次校准方法
  • 化学需氧量cod国家标准是多少?
  • 关于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原因
  •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
  • 国家饮用水的电导率标准
  •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量程及监测频次你了解多少?
  • 在线溶氧仪的空气校准说明
  •  

     

     
    安徽省合肥市创新产业园
    二期J2C座1903室
    400-617-8617
    181 5666 5555
    info@mdsah.com
    全国客服热线:
    400-617-8617
    关于迈德施
   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

    客服微信

    迈德施公众号
    All rights reserved © Copyright 2023 安徽迈德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在线水质监测仪 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测定仪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6173号-1
    Baidu
   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