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浮物测定仪是水质监测、污水处理等领域的重要设备,其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数据可靠性。科学规范的保养能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,降低故障率。本手册从日常维护到长期存储,为您提供全面保养指导。 一、日常使用维护 每次使用前,需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,确认显示屏、按键、测量探头等部件无损坏,连接线无破损。使用后,及时清理测量探头和样品池。对于光学式测定仪,用干净的无尘布蘸取无水乙醇轻轻擦拭探头表面,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污渍,避免刮伤镜面;若为电极式测定仪,使用蒸馏水冲洗电极,清除附着的杂质,防止堵塞传感孔。同时,清理仪器外壳灰尘,保持仪器整洁。 二、定期深度保养 每月进行一次深度保养。检查仪器内部电路板,使用压缩空气吹除灰尘,防止积尘导致电路短路或接触不良。对于有机械部件的仪器,如自动进样器的传动装置,需添加适量的润滑剂,保证部件顺畅运行。每季度对仪器进行一次全面校准,使用标准悬浮物样品验证测量准确性,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(通常 ±5%),需重新校准或检查传感器性能。每年邀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仪器进行深度维护,检测核心部件性能,更换老化的电子元件和耗材。 三、关键部件维护要点 测量探头作为核心部件,需重点保养。光学探头要避免强光直射和碰撞,防止镜片损坏影响光路;定期检查探头的密封性能,若发现密封圈老化、破损,及时更换,防止液体渗入损坏内部电路。电极探头需定期进行活化处理,将其浸泡在专用的电极保养液中一段时间,恢复电极活性;若电极出现钝化、腐蚀现象,应及时更换。此外,样品池每次使用后要用稀盐酸浸泡,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晾干备用,防止残留物质附着影响测量。 四、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 日常使用中,要避免仪器长时间处于极限温度、湿度环境,工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5 - 40℃,湿度≤85%。同时,防止仪器受到剧烈振动和冲击,避免频繁插拔连接线。若仪器出现测量值异常、黑屏死机等故障,先检查电源连接、测量探头是否清洁;若无法解决,联系厂家技术支持,切勿擅自拆解。此外,建立仪器使用台账,记录每次使用、保养、故障处理情况,便于追溯问题和制定维护计划。 五、长期存储保养 若仪器需长期闲置,应先进行全面清洁和维护,排空样品池和管路内的残留液体,并用干燥氮气吹扫,防止内部生锈和腐蚀。断开电源,取出电池(若有),将仪器放入防尘罩内,置于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。定期(每季度)通电开机运行 30 分钟,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损坏,确保仪器再次启用时能正常工作。 遵循本保养手册,可有效提升悬浮物测定仪的性能和可靠性,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稳定、准确的数据支持。在保养过程中,如有疑问,可随时联系厂家获取技术指导。
|